高温干旱地区乳化沥青施工需要注意什么?
在高温干旱地区进行乳化沥青施工时,需特别注意环境条件对材料性能和施工质量的影响。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:
1. 材料选择与储存
乳化沥青类型:优先选用慢裂型乳化沥青(如CSS-1h、CSS-1等),延缓破乳时间,避免高温下过快蒸发。
添加剂调整:添加抗蒸发剂或增粘剂(如SBR胶乳),增强粘结力和耐高温性。
储存条件:桶装乳化沥青避免阳光直射,储存在阴凉处(温度≤30℃),防止破乳或水分蒸发。
2. 施工时间控制
避开高温时段:选择清晨或傍晚施工(日温较低时段),避免中午高温(地面温度可能超过50℃)。
监测天气:避免大风天气施工,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导致沥青粘结不良。
3. 基层处理
充分湿润:施工前对干燥基层喷洒水雾(避免积水),减少基层吸水和乳化沥青过早破乳。
清洁表面:彻底清除浮尘和松散颗粒,确保乳化沥青与基层粘结牢固。
4. 施工工艺优化
喷洒量控制:适当增加乳化沥青用量(约10%~15%),补偿高温下的蒸发损失。
分层施工:采用薄层多次喷洒,避免单次过厚导致表面结皮、内部水分无法挥发。
压实时机:在乳化沥青初凝后(黏稠但未完全固化时)及时碾压,确保密实度。
5. 养护管理
保湿养护:施工后覆盖湿布或喷洒水雾1~2天,减缓水分蒸发,促进沥青完全破乳成型。
封闭交通:养护期间禁止车辆通行(至少24小时),避免结构破坏。
6. 安全与环保
防暑措施:施工人员配备防晒装备,避免高温中暑。
防火要求:远离易燃物,尽管乳化沥青燃点较高,仍需防范高温引发火灾。
减少污染:避免乳化沥青流入土壤或水体,及时清理洒漏材料。
7. 特殊情况处理
极端干旱:若空气湿度低于30%,建议暂停施工或采用高浓度乳化沥青(如残余沥青含量≥65%)。
设备适应性:喷头需定期检查,防止高温堵塞;运输罐车应有隔热层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有效减少高温干旱对乳化沥青施工的不利影响,确保路面耐久性和施工质量。实际施工前建议进行小范围试验,根据当地条件调整参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