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新乡市龙腾公路科技有限公司,预防养护,龙腾之路!
栏目导航
产品知识 
当前位置:主页 > 产品知识 >

内蒙古地区的公路预防养护状况是怎样的?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25-06-16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
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,气候条件复杂(冬季严寒、风沙大、温差显著),公路养护面临较大挑战。近年来,内蒙古在公路预防性养护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,整体状况如下:


1. 政策与规划支持
《内蒙古自治区“十四五”公路养护管理规划》明确将预防性养护作为重点,提出到2025年国省干线预防性养护比例不低于25%。
交通强国试点任务:内蒙古围绕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,推广低碳养护技术,如冷再生、温拌沥青等。
农村公路专项计划:结合乡村振兴,对农牧区公路实施周期性预防养护(如裂缝密封、砂石路固化)。
2. 技术应用与创新
抗极端气候技术:采用高弹性改性沥青应对低温开裂(如呼伦贝尔地区冬季-40℃环境)。
应用防风固沙技术(如草方格、聚酯纤维固沙网)保护公路免受沙害(阿拉善、鄂尔多斯等地)。
预防性养护技术:微表处、超薄磨耗层:用于延缓路面老化(如G6京藏高速内蒙古段)。裂缝注胶、贴缝带:针对早期裂缝进行封闭,防止水渗入。
数字化管理:通过遥感监测+AI病害识别(如利用北斗系统监测路基变形)。建立公路资产管理系统,实现病害预警和科学决策。
3. 重点区域与工程
干线公路:G6京藏高速、G65包茂高速等通道优先实施预防性养护,2023年完成约800公里微表处施工。
农村牧区公路:2022—2023年投入12亿元,对通嘎查(村)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,延长使用寿命3—5年。
边境公路:如阿尔山至满洲里段,采用抗冻融基层材料,减少冻胀破坏。
4. 资金与机制
专项资金:每年自治区财政安排约15亿元用于公路养护,其中预防性养护占比逐年提升(2023年达18%)。
市场化合作:引入社会资本,通过“建养一体化”模式(如S311线PPP项目)提升养护效率。
5. 挑战与应对
气候恶劣:针对频繁的冻融循环,研发耐冻融基层材料(如泡沫沥青冷再生)。
管养半径大:在偏远地区(如锡林郭勒盟)增设机械化养护中心,配备快速修补设备。
人才短缺:与高校(如内蒙古工业大学)合作培养专业养护技术人员,年均培训超1500人次。
6. 成效
截至2023年,内蒙古国省干线公路PQI(路面质量指数)优良率达87%,较2020年提升5个百分点。
预防性养护成本占比从10%提高到20%,但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约30%。
7.未来方向
绿色养护:推广废旧材料再生利用(如沥青路面RAP技术)。
智慧化升级:试点“5G+无人养护机械”在戈壁路段的应用(如G7京新高速部分段落)。
内蒙古通过“早干预、低投入、长寿命”的预防性养护策略,显著提升了公路网韧性,尤其适应了高寒、高风沙的特殊环境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