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新乡市龙腾公路科技有限公司,预防养护,龙腾之路!
栏目导航
产品知识 
当前位置:主页 > 产品知识 >

潮湿多雨地区微表处施工需要注意什么?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25-05-28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
在潮湿多雨地区进行微表处(Micro-Surfacing)施工时,需特别注意水分、湿度和降水对混合料摊铺、破乳及成型的影响。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:


1. 天气与环境条件控制
避开雨天施工:确保施工期间及完成后24~48小时内无降雨,防止混合料被冲刷或破乳失败。
湿度和温度要求:空气湿度 ≤ 80%(过高湿度会导致水分蒸发慢,延长开放交通时间)。环境温度 ≥ 10℃(低温会延缓破乳和强度形成)。
基层表面干燥:施工前用鼓风机或自然晾晒去除路表明水,含水率需 ≤5%。
2. 材料选择与配比优化
快凝型乳化沥青:选用改性乳化沥青(如CSS-1h型),提高早期强度和抗水损害能力。
骨料防潮处理:细集料(如机制砂)需提前覆盖防雨,避免含水率过高影响配合比。
添加剂调整:适当增加水泥或消石灰(1%~3%)作为填料,加速破乳并增强水稳定性。必要时添加抗剥落剂(如胺类),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。
3. 施工工艺关键点
摊铺时机:雨后需待基层完全干燥,避免“夹层水”导致脱皮。
混合料稠度控制:潮湿环境下可略微减少用水量,防止混合料过稀或离析。通过坍落度试验(建议范围20~30mm)调整工作性。
摊铺速度匹配:采用连续摊铺,减少接缝,避免因湿度大导致局部未破乳。
压实与成型:胶轮压路机及时跟进碾压(摊铺后10分钟内完成),促进密实。若遇湿度极高环境,可覆盖透气养护毯辅助水分蒸发。
4. 特殊应急措施
突发降雨应对:摊铺后1小时内遇雨,立即覆盖防水布保护,雨后检查粘结性,必要时铲除重铺。局部冲刷区域需清除松散料,重新补铺并压实。
延长开放交通时间:潮湿环境下需延长养护时间(通常≥2小时),通过摆式摩擦仪检测确认抗滑达标后再开放。
5. 质量检测重点
粘结性测试:施工后1天进行拉拔试验或湿轮磨耗试验(WTAT),确保磨耗值 ≤ 540g/m²(ASTM D3910标准)。
排水性能检查:通过渗水试验验证路表排水是否通畅,避免积水渗透破坏。
6. 安全与环保
防滑警示:未开放交通前设置警示牌,避免车辆或行人误入湿滑路段。
废水处理:清洗设备的含乳化沥青废水需收集处理,防止污染周边水体。
7.总结
在潮湿多雨地区,微表处施工的核心是控水、快凝、强粘结。通过优化材料配比、严格基层处理、精细控制摊铺工艺,并做好应急预案,可有效保证微表处的耐久性和抗水损害能力。若环境条件极端恶劣(如持续降雨或高湿度),建议暂停施工直至天气好转。